柬埔寨深描系列:柬埔寨的轉骨湯:聯柬

聯合國駐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利機構(聯柬)的標誌 Photo Credit: Wikipedia

不管柬埔寨天生DNA排列組合是怎樣,也不管後來被基因轉殖的重組變怎樣,更不要管柬埔寨到底有沒有轉大人,真正讓柬埔寨體質大變、判若兩人的轉骨湯是「聯柬 」,沒有之一。從此以後看柬埔寨,可以直接二分:聯柬前、聯柬後

「聯柬 」是什麼

「聯柬 」全名「聯合國駐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利機構」,原文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簡稱UNTAC。

1991年十月二十三日,十九國在巴黎聯合簽署的《全面柬埔寨和平協定》(Comprehensive Cambodian Peace Agreements),又稱《巴黎和平協定》(The Paris Peace Agreements),旨在結束柬埔寨持續十數年的內戰。經由設立「聯合國駐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利機構」,分三階段進行和平進程:一﹒停火、二﹒解除武裝、三﹒舉行全國選舉和成立新政府。

同年十一月十日,維和部隊的「聯合國駐柬埔寨先遣團」抵達金邊;隔年三月十五日,「聯合國駐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利機構」(UNTAC) 正式成立;1993年五月二十三至二十八日,舉行全國制憲國會議員選舉,九月二十二日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定位君主立憲國家,更改國名為柬埔寨王國;十一月十五日,維和部隊完成任務,撤出柬埔寨。

聯合國自從1948年在中東發起第一次維和行動,迄今已跨越三大洋五大洲,甚至可以說,哪裡有戰亂、哪裡就看得到〝藍盔部隊〞。所以,派出維和部隊,對聯合國而言不是新招,「聯柬 」的獨特性在於:這是聯合國第一次接手管理一個獨立國家,也是聯合國第一次在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組織並執行選舉,而不只是監督指導或從旁協助,且有獨立的電台、監獄,並在國家層面負責促進並保障人權。

「聯柬 」對柬埔寨的影響

來自近五十個國家的逾兩萬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駐柬十八個月 (1992年三月到1993年九月) 的營運支出,超過十六億美元,從先遣部隊到最後撤軍的總支出,共計三十億美元;當時平均每天支出不到一美元的尋常高棉百姓,看在眼裡,何止瞠目結舌!甚至暫時停止呼吸。

遠遠超過柬埔寨當時胃納負荷,大量外籍人口旋即進駐,食衣住行都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儼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金自由流動,供需不平衡造成立即性通貨膨脹,市場通行貨幣的複合混亂,赤柬大屠殺的創傷不及癒合,連年內戰肆虐如傷口撒鹽,沒有選擇的柬埔寨人民,像愛麗絲掉進兔子洞,從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一夜之間進入資本主義的私有體系,無論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知識上和能力上,都毫無轉圜的時間與空間,連滾帶爬、拼裝上路,正面迎戰巨大落差衝擊下的強力碰撞。因為無備而來,至終潰不成軍。柬埔寨固有的價值體系,全面崩塌!

既定的市場運作規則,重新洗牌,加上政府對外招商,以發展國內經濟的超速步伐,資本主義、鋪天蓋地,橫行全國。原本就在「後殖民」陰影下,賦予殖民宗主優越性,「聯柬 」強化既有認知,從法國人到西方人到外國人,和財富金錢權勢畫上等號,「外國人都是有錢人」是一個從客觀現象跳接主觀印證的有力結論。外來宗教,尤其基督教,和金錢財富,建立直接連結。

高棉人對基督教的期待和接受基督教的動機,之所以錯綜參雜,追本溯源,正是以「聯柬 」在柬埔寨直接操作民主制度、實質引進資本主義為起點。

「聯柬 」的評價

既空前、也絕後的「聯柬 」,迄今的評價,毀多於譽。最被肯定的就是在柬埔寨完成全國性的民主選舉,制定憲法,成立民選政府,並且讓國際普遍承認這個新政府,柬埔寨也因此晉身民主國家行列; 備受詬病的,除了赤柬解除武裝一事拖泥帶水、尾大不掉,更甚於此的是,柬埔寨全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和人民價值觀的極度扭曲。蓋棺論定「聯柬 」:立意甚佳,後患無窮。

台灣出版的陳鴻瑜《柬埔寨通史》第六章第一節「聯合國監管」,說明UNTAC的首尾始末,描述略繁瑣;蕭文軒等三人《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 (1953—2018)》第四章第三節「邁向和平的最後進程:UNTAC的治理」,補充一些細節,卻是輕輕舉起、點到為止;號稱〝中國東南亞歷史研究權威〞段立生的《柬埔寨通史》,只有在第四章「當代時期」的〈柬埔寨的抗越救國鬥爭和紅色高棉的終結〉段落,兩、三句帶過「聯柬」一詞;曾經任職中國駐柬使館,且長期從事中柬外交的佘春樹《柬埔寨邁向和平發展新時代》的4.「 柬埔寨問題政治解決歷程」,拉長景深,回溯自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同年聯合國大會壓倒性通過「關於柬埔寨問題的決議草案」,視為接下來一連串聯合國介入柬埔寨行動的濫觴、聯柬的源起;5. 「開創政治穩定、民族和解局面」,則是加冕聯柬,不僅功成身退,而且之後的王權接替和政權轉移,都能和平落幕,聯柬居功厥偉。是一段官方色彩濃厚的論述。

前紐約時報記者,且曾以撰寫赤柬政權殞落報導,贏得普立茲新聞獎的Joel Brinkley,則在《柬埔寨:被咒詛的國度》的第三章「史上首見由聯合國接管的國家」毫不客氣刮臉聯合國—「他們要給柬埔寨一個救贖的機會,重獲新生,以及擠身現代世界的門票。辦到這些事之後,聯合國終能證明自己的價值。還有比那更美好的一刻嗎?」(97頁),進到第四章「三十億美元換來一場民主夢」和第五章「國際捐款淹腳目,引發權力惡鬥」,更是火力全開、大加韃伐,左踢聯合國,右踹柬埔寨政府, 因為「歷史證明了柬埔寨只能有一個專制的領導者」(118頁),而這一切,只是場「民主的比手畫腳遊戲」(140頁)。

澳洲學者Trevor Findlay在一個瑞典政府贊助的非營利研究機構SIPRI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任職期間,1995年出版Cambodia: The Legacy and Lessons of UNTAC,是一個詳實的專案研究結案報告,專書記載獨立事件始末,也以非營利、非官方的學術立場,檢討評估,建議也算具體,深具史料價值,非常值得一讀,英文版本提供全文下載。https://docslib.org/doc/8905698/cambodia-the-lessons-and-legacy-of-untac-sipri-research-report

參考資料:

  1. 佘春樹,2012。《柬埔寨邁向和平發展新時代》。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2. 段立生,2019。《柬埔寨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3. 陳鴻瑜,2015。《柬埔寨史》。台北:獨立作家。
  4. 蕭文軒、顧長永、林文斌,2020。《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 (1953—2018)》。台北:聯經。
  5. Brinkley, Joel. 2011, 《柬埔寨:被咒詛的國度》,楊岑雯譯,台北:聯經,2014。譯自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6. Findlay, Trevor. (1995) Cambodia: The Legacy and Lessons of UNTA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SIPRI* Research Report** No.9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