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農民。相片由作者提供。
[編按:生活資源的掌控往往是生存的首要大事。貧窮,一方面是現實面的資源不足,另一方面,是心理面的,對於人生抱持「匱乏的想像」,尤其是與他人比較之後產生的相對缺乏感。就本文作者所觀察到的,在柬埔寨鄉下地區,匱乏的想像非常普遍。因此有許多提昇物質生活的操作,也用以合理化各種金錢遊戲的手段。然而,耶穌的福音應許人生不致缺乏,可以享有豐盛的想像。邀請讀者一同來思考轉化之道。]
在柬埔寨,錢,多多益善!”生財”是胸懷大志,”有道”是各憑本事。如果不走旁門走道,不來偷拐搶騙那一套,嫁娶豪門,絕對是首選,一夜之間、寄身上流,宿願得償,含笑入夢。偏偏兩情相悅的機率,像中樂透,門當戶對的檻,像懸崖峭壁,還是省省力,找一條平易近人的羊腸小徑,先上路再說。環視左右、物以類聚,效法左鄰右舍,比照辦理、有樣學樣,才是集體主義社會的上上策—安全妥當。
這裡講的生財之道,農村鄉下限定,城裡人的玩法不一樣,按下不表;這裡介紹的致富之道,僅止於老少咸宜、男女不拘,凡願者、均可上鉤,其他需要主觀前提客觀條件配合、或專業特殊技藝的,不在此列。
I. 養家禽家畜
無論士農工商軍警公教,積攢錢財都是聚沙成塔、一步一腳印,如果要生財加速度,撇開彎道超車,副業成了關鍵。鄉下副業的勝出,在於場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才是王道。放著不用,暴殄天物,要遭天譴的!
家家戶戶、雞犬相聞,屋舍儼然、綠野平疇,目光所及、動物無數,白天揪團躲太陽、晚上攜伴曬星星,男女老少、家禽家畜,相安無事、守望相助。園子夠大、自然夠遼闊,絕對容得下人和動物和睦同居、各取所需。
族繁不及備載的小小動物,比方螞蟻蚊子蟑螂老鼠蜈蚣蜜蜂壁虎青蛙蚯蚓金龜…,不請自來,這些不用招待,到哪裡都當自己家,會想方設法吃飽喝足、自己照顧自己。這裡沒有浪浪,喵星人和汪星人在是居家必備,純粹功能取向,一個專治鼠輩、一個專業保全。
除此之外,主動邀請需要伺候豢養的家禽家畜入住,時候到了,賣了換現,好貼補家用、或專款專用,比方養雞的錢拿來還貸款、養牛的錢專門用來看病、養豬的錢指定婚喪喜慶…。讓副業就算是副業,也是舉足輕重的副業。外快,豈止不無小補,
- 雞是入門款
養雞是入門款。買進成本低、技術門檻低,超級好養,一天兩次蝕把米,小小雞會自己長成大公雞、升等老母雞。這裡家家種田,不缺稻、不缺米,抓把穀粒或大米、隨手一撒,不用專業工作坊培訓,誰都做得到。要是記性不好或犯懶,忘了餵或根本懶得餵,沒關係,雞閒不住,會走來走去填飽自己肚子,沒米吃就找蟲吃,自己家沒得吃、就穿過籬笆進別人家吃。這裡養雞、幾乎不需要成本,不養雞,太可惜了!
家裡養了一群雞,就像家裡有台ATM,可以當提款卡,銀貨兩訖,五隻雞換一筆現金,然後就可以到鎮上,逛市集、進藥房;或是當預付卡,以物易物交換禮物,兩隻母雞加三隻小雞換一袋大米加一公升汽油。實用到不行!最大的好處是,家裡臨時來客人、或者有人突然生病,再不濟、主人沒來由嘴饞到不行,隨手抓幾顆雞蛋、殺隻雞,招待客人、給病人進補、或給自己加菜,方便到不行!而且純天然放養的放山雞,怎麼料理都是山珍美味,好吃到不行!
家裡養了一群雞,可以緊急應變、可以從長計議,送禮自用兩相宜,送者大方、受者實惠,人人嘴角上揚、皆大歡喜。不養雞?像話嘛!除非頭殼壞去!
養雞唯一的缺點就是,動輒人間蒸發,這也不礙事,很快會有雞從天上掉下來,或者說從不遠處走過來。雞不見,豈止家常便飯!因為太常發生,人人自嘲在作功德、幫別人養雞。說的也是,雞特別勤快、愛串門子,動不動就走丟了,村子這麼大,雞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是合情合理,偏偏雞又長得都差不多,主人也未必都認得自己家的雞,於是走街串巷的雞,天天玩大風吹。反正家家有雞養、人人有雞吃,誰管它誰家的雞,說好的你家就是我家。養吧!吃唄。
- 豬是升級版
養豬比養雞的成本高,不只買進的價碼更高,照顧的體力成本也高。打理豬食、特別累人,即使剩菜剩飯大雜燴、餿水地溝油一鍋燒,搗搗攪攪、有時還得升火燒,加上定點餵食,不管用挑的或用扛的,都是體力活兒,豬吃飽了,人也累翻了。豬又懶又饞,絕對跑不掉,沒有人間蒸發這回事。只是吵吵鬧鬧、加上臭氣薰天,家裡養豬,對視覺、嗅覺、聽覺,都是挑戰。有時候連鄰居都受不了,大發牢騷,敦親睦鄰、十足費勁,可是賺頭、實在可觀,怎麼算都划算。尤其村子裡有婚禮節慶,算好日子、早早開始養豬,那種巴不得把豬灌水、捏大,倒數計時的雀躍,讓養豬不只是養豬,更是喜氣洋洋的錦上添花。
- 牛是豪華加值套餐
這裡的牛好貴!買的時候貴,當然,賣的時候也貴。養牛絕對是好買賣,無論黃牛水牛,連牛屎都有人收購,穩賺不賠!而且牛只吃草,沒豬食那麼折騰人,可是放牛吃草,從來沒有順便,非得專人伺候。有時候為了讓牛吃到合胃口的草料、而且可以大快朵頤吃到飽,非得長路迢迢、爬山涉水。幾十頭牛出趟遠門,無論資深資淺的牧人們,從來不見有誰是騎在牛背上吹笛子、戴斗笠,如此這般優雅惬意,都是輕裝簡出、亦步亦趨,踩著徒步朝聖的速度、緊迫盯牛,免得牛群進了別人家稻田吃到飽、踐踏摧殘到面目全非,這等勞資糾紛的損益賠償,只有血本無歸一條路!提心吊膽、步步驚魂,直到夕陽西下,牛群們回到家、進了牛棚,這才算歇了一天的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多少人一輩子放牛,從稚齡垂髫到白髮蒼蒼,多少人家靠著養牛,從三餐不繼到富甲一方,讓養牛成了家族事業的選項,愛屋及烏、世代交替。
II. 金錢遊戲 現金交易
現實總是沒什麼商量餘地的。不見得每戶人家都地大物博、隨心所欲養雞養豬養牛;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伺候這些語言不通、溝通不良的禽獸畜生;更多的對於養動物換現金的效率速度有意見,至少三五個月、動輒三年五年,實在太!慢!了!何況要是有進帳,還是要親眼看到現金才踏實。現金交易的金錢遊戲,有效無效、立刻回報,又更接地氣了。最夯的三種型式:請錢、借錢、和玩錢。
1. 請錢 សូមលុយ
〝សូមលុយ〞(請錢) 意譯〝要錢〞,行動劇的畫面就是:一個人的手心向上,開口向另一個人說「請錢」。
請錢/要錢的對象,可以是包羅萬象,不管是自己人、陌生人、老年人、年輕人、男人、女人、高棉人、外國人,只要是人、一律適用。來柬埔寨觀光的共同體驗之一:一群小孩跟著外國人團團轉,大大張口講英文「one dollar」、「ten dollar」,而且嘻皮笑臉、緊迫盯人。
不要以為這些小孩都是被利用、作為歛財的工具,可能有大人在背後下指導棋;也可能只是好玩、加減賺;還有可能只是典範轉移。高棉小孩很習慣跟長輩要錢,因為不〝請錢〞就保證沒錢,開口〝請錢〞才可能有錢;所以,還沒有賺錢的時候,想要有錢的唯一解方就是開口〝請錢〞,尤其是跟自己父母,特別是家裡負責管錢的,通常是媽媽,也會順著血緣脈絡、向上向左向右,跟祖父母、叔伯姑姨、左鄰右舍、街頭巷尾,無限延伸。被〝請錢〞的人,不會以為冒犯,頂多就是不給,重點會放在:「我沒錢!」而不是:「你跟人要錢是不對的或不好的。」有時候長輩們還會一面此路不通、一面指點明燈:「去跟這位大叔大嬸伯父伯母、那位爺爺奶奶阿公阿嬤請錢。」甚至當面示範,怎麼說、怎麼請、怎麼要,才會說有就有、馬到成功。
說穿了,大家都是過來人,伸手要錢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是這麼長大。今天跟人〝請錢〞,明天被人〝請錢〞,有時還會加碼附贈情緒勒索:「給我才是愛我!愛我就要給我!」一旦被〝請錢〞了,也不難處理,就是一種〝略施小惠〞的概念,也像打發叫化子,應付一下,然後就是「請慢走」。
跟外人開口請錢,明擺著示弱,在蔭庇制度(Patron-Client System)運行的社群,是拉忙結派、宣示效忠的起手式。兩下在心裡盤算、秤斤論兩,有沒有這個意思,或是且戰且走、或是從此主僕尊卑立場定位、權利義務鮮明,或是買賣不成、仁義不在。
2. 借錢 ខ្ចីលុយ
〝ខ្ចីលុយ〞(借錢)欠債成了全民運動!?起初我們很意外,後來見怪不怪。因為借錢太容易,欠債太普遍,如果沒欠債,走到哪裡都是非我族類、成了異類,豈止大不諱,萬萬不可!只好自動自發加入借錢的陣營。怎麼會這樣呢?
錢不嫌多,永遠不夠!賺錢太慢、存錢太久、請錢太丟臉、搶錢太危險,還是借錢吧。不曉得是DNA作祟、或是近墨者黑,上至國家級的借貸投資、小到上雜貨攤拿一包味精回家,都能大氣不喘「ជំពាក់សិន」(先欠著),說好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可是只要老闆不催,就繼續欠著唄,能拖一天是一天,晚一天還就賺到一天,老闆忘了,只是剛好。我們在這裡認識的人,沒有一個不欠債!欠債是家常,沒人不好意思,所以,欠債並不可恥, 而且有效。可是,可以跟誰借呢?
- 跟熟人借:救急、周轉…,找熟人最安全,可能最快,也可能最難!借錢的人、開口閉口都為難,被借的人一樣進退兩難;欠債很鬱卒,討債又累又煩。利息怎麼算?人情怎麼還?以後還要不要見面?…樣樣要算計,怎麼都傷感情。話是這麼說,可是對臉皮夠厚的人,「天下無難事、只怕臉皮薄」,借錢絕對是生財之道。
- 跟地下錢莊借:十萬火急需要錢,跟熟人開不了口,或者信用破產、熟人眼中的拒絕往來戶,又沒有動產不動產可以抵押,這種情況下,地下錢莊是上選,可以馬上拿到現金,又沒有情感負擔!唯一缺點是利息驚人,尾大不掉,賴帳或躲債就是玩命。
- 跟銀行借,所謂的〝微型貸款〞,是目前最夯的借貸方式。貸款要有抵押,最常被抵押的就是房產、田產,或是冤大頭的房產田產,首選就是父母。貸款額度從美金一、兩千到一、兩萬不等,貸款期限以五年為大宗,如果提早還款、縮短還款期限,會被銀行罰款,讓借貸人非常划不來那種罰法!畢竟銀行也是營利事業單位啊!
借錢的途徑四通八達,借錢的理由多半冠冕堂皇:買機車、買田、買地、買耕耘機、蓋房子、嫁女兒娶媳婦…;借錢的動機,則是花樣百出:
- 是投資、也是理財:因為存不了錢,左手進立刻右手出,必須給自己具體的現實壓力,比方還債。先有個看得見的東西到了手邊,加上房子或田地抵押卡脖子,雖然還是一樣左手進右手出,卻有著先享受後付款的 快感,儘管常常會陷入欠債還債無止境的輪迴
- 趕時髦、跟上潮流:微型貸款幾乎成了全民運動,人家借錢、我也借錢,好跟人家平起平坐,不然好像矮人半截。債務纏身、又潮又夯,跟人家哈拉才有話題,看誰欠的債最多、還期最長…,比完一輪,竟然我最命苦!呼天搶地、嗚呼哀哉…。好療癒!!!
- 哀兵政策:總有人上門〝請錢〞或〝借錢〞,開不了口說不借,也不知道怎麼送客,先聲奪人、大聲嚷嚷自己欠了多少債、還有多少年才還得清,是堵住別人開口借錢或要錢的有效方法。維持債務人的身分,大幅減少成為債權人的風險。
3. 玩錢 លេងលុយ
這裡沒有〝預算〞、〝理財〞、〝財富管理〞…這些高不可攀的專有名詞,就是〝玩錢〞。錢就是要玩的!不用懷疑。至於有哪些玩法呢:
- 賭博លេងល្បែងស៊ីសង
賭博的內容無奇不有!沒有什麼不可以賭的:一副撲克牌、兩隻雞、一個毽子、一顆排球、電視頻道的拳擊賽、網路上的賭盤…,所有的〝賭〞,動詞都是〝លេង〞(玩) 這個字。柬文的〝賭博〞和〝玩遊戲〞是同一個字លេងល្បែង,〝賭博〞就是〝玩遊戲〞!聽到〝賭博〞,個個眉頭深鎖、頻頻搖頭,「不好!不好!」;換個說法〝玩遊戲〞,人人神采飛揚、嘴角上揚,「好玩!好玩!」!沖淡了傾家蕩產的晴天霹靂,合理化揪團消遣的群聚,光天化日,理直氣壯。玩唄!賭吧!
- 買彩票 លេងឆ្នោត ទិញឆ្នោត ចាក់ឆ្នោត លេងឡូតូ
〝彩票〞和選舉的〝選票〞是同一個字ឆ្នោត,暗示選舉有輸有贏、有賺有賠;如果音譯〝樂透〞(Lotto),用的動詞也是〝玩〞,就是〝玩樂透〞(លេងឡូតូ)。
〝彩票〞是買空賣空的生意,莊家只是過路財神,負責收錢和發錢,當然也抽成賺服務費。這裡的彩票莊家,一天三次開獎,莊家有本地的、有外地的,有本國的、也有鄰國的,歡迎參觀、任君選購。有人靠賣彩票抽成養家活口,這裡叫他或她មេឆ្នោត (彩票頭),任何人只要在開獎前跟彩票頭下注,一旦中獎,彩票頭會電話通知,而且到府付現,現在流行電子支付,更多人在線上處理,神不知、鬼不覺。
中獎號碼的來源,可以說是天機處處,最常聽說的是作夢,夢到一組數字、就拿這個數字下注,夢的某位親人、就拿這位親人的生日下注,夢到綠野平疇、三間房兩棵樹,就拿 3和2下注…,然後,真的有!人!中!獎!錢多錢少已經沒人記得,光是中獎,就足以讓人奔走相告,甚至更進一步,有為者亦若是,從此天天買彩票、天天下注,天天給自己一個中獎的希望。等開獎的幾個鐘頭或幾分鐘,那種興奮、那種期待、那種雀躍,自我感覺良好得不得了!而且跟吸毒一樣,會上癮。戒斷?門都沒有!
- 搭會លេងទង់ទិញ
所謂互助會,揪團搭會,動詞也是〝玩〞。互助會的召集人,也就是មេទង់ទិញ(會頭),是關鍵角色,不急著用錢的人會因為信得過會頭,賣個面子、捧個人場,形同贊助;急如星火需要錢的人,可以立刻拿到一筆現金,之後天天定額還,幾個月內打平,雲淡風輕。
搭會的概念是借貸的延伸,熟人網路建立的互助體系,信用是前提,不需要抵押,純粹救急,幾乎零成本,對於有固定收入的自營商,確實是互通有無的好方法。唯一風險是會頭拐款遁逃,所有人血本無歸打水漂!隔三叉五聽到這類慘劇。
金錢遊戲 玩無止盡
這裡金錢遊戲的玩家,主要是女性,可能跟這裡一般家戶都是女性理財有關。進到村子裡,如果男人群聚,就是喝酒;女人群聚,就是賭博,很容易識別。
常常有人跟我借錢、或者直接要錢,也常常被推銷買彩卷,更常被邀賭一把;當然,我都敬謝不敏,她們也從來不客氣:「人家又不缺錢,幹嘛跟我們一樣命苦,想方設法掙錢!!!」問他們為什麼要〝សូមលុយ〞(請錢)、〝ខ្ចីលុយ〞(借錢)、〝លេងល្បែង〞(賭博)、〝លេងឡូតូ〞(買彩票)、〝លេងទង់ទិញ〞(搭會)?千篇一律、異口同聲:「窮啊!」「沒錢啊!」問他們要有多少錢才叫有錢?沒人說出個所以然來。一方面是永遠不夠,一方面是世風日下,既然沒法裝聾作啞,又無能改變、無力對抗大環境,只能同流合汙、順流而下,及時行樂〝玩遊戲〞,在波浪洪濤裡載浮載沉,直到滅頂。
柬埔寨鄉下地方的生財有道,可以在大自然裡勞力共生、養雞養豬養牛,可以請錢、借錢、〝玩遊戲〞、〝玩樂透〞…,一路玩到掛,任君選擇、悉聽尊便。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