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 伊拉克 卡爾巴拉的侯賽因陵寢(照片由作者提供)
阿舒拉節 (Ashura) 以及阿爾巴因 (Arba’in)是什葉派穆斯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宗教節期, 最近剛剛落幕,今年的阿舒拉節是七月初,而阿爾巴因則是八月中,外人大多不解這節期的意義。
記得幾年前我去杜拜開會時,和在那裡工作的一位中國姐妹交談,聊到什葉派時她以「砍頭節」來形容阿舒拉,大概因她不了解什葉派,只覺得這些習俗很恐怖,而有此說法。其實這習俗源自一段伊斯蘭的黑歷史。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遜尼派的網紅伊斯蘭教法師講解阿舒拉歷史背景,試圖用較中立、什葉遜尼兩派都能接受的溫和觀點來詮釋,而影片留言區則有不少穆斯林留言表示現在加薩的慘況猶如當年的阿舒拉重現。或許正因為這樣的歷史即視感,在阿舒拉節期這個關鍵歷史在穆斯林當中重新引起討論。
我在之前的網誌 (伊斯蘭帝國治下的東方教會) 一文中曾簡略提及什葉派、遜尼派的分裂,而「阿舒拉」、「阿爾巴因」記念的正是這個引起什葉派與遜尼派在神學、史觀上徹底分裂的重大事件。在那篇網誌我提到,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 (其愛女法蒂瑪和堂弟阿里所生的兒子) 侯賽因及其親族、追隨者被倭馬亞王朝血腥屠殺。主後680年穆阿維亞一世過世,遺言交代讓自己兒子雅季德一世繼任為哈里發,即使他兒子品行敗壞,不符合穆斯林共主的榜樣。穆阿維亞一世生前曾以反對世襲為理由之一要求阿里的長子哈桑讓出哈里發之位,結果自己卻傳位給德不配位的兒子。雅季德一世繼位之時哈桑已經過世,唯一的政敵就是阿里的次子侯賽因了。
雅季德一世要求侯賽因向他效忠,但侯賽因拒絕。朝覲節期剛過,侯賽因便和他的親族、親信從麥加出發前往伊拉克的庫法(Kufa),因為庫法城民聲稱向侯賽因效忠,希望他能來帶領他們。然而他們一行人七十多人長途跋涉到了庫法外圍時,庫法城民已經背叛侯賽因了。侯賽因一行人既進不了庫法城,也回不了麥加、麥地那。他們往北走到卡爾巴拉(Karbala),被雅季德一世的爪牙率大軍包圍,並且封鎖水源幼發拉底河,在包圍七天斷糧缺水、寡不敵眾之下,他們的男丁(除了侯賽因一位患病的兒子之外)都被血腥屠殺,包括侯賽因手上懷抱的男嬰,婦孺則成為戰俘,侯賽因的頭被砍下獻給雅季德一世。穆斯林最尊榮的穆罕默德生前疼愛的外孫最後竟遭穆斯林如此對待,令人唏噓。
由於侯賽因以及其親族慘遭殺害的日子是伊斯蘭曆第一個月(Muharram)的第十天,因此每年的這個日子成了什葉派悼念侯賽因壯烈犧牲的日子,阿舒拉(Ashura) 即第十的意思。有少數較極端的什葉支派,甚至會在阿舒拉節砍傷自己作為悼念的方式,這也難怪會令那位中國姐妹稱呼阿舒拉為「砍頭節」,雖然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說法。然而關於這節日的起源,遜尼派有不同的說法,遜尼派說這個節日早在伊斯蘭之前就有,是慶祝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脫離法老的日子,而穆罕默德慶祝這個日子以紀念摩西的勝利,因此在這天遜尼派完全沒有紀念侯賽因的活動。但是什葉派的傳統認為,將阿舒拉節描繪為喜慶日子的遜尼派聖訓,乃是後人偽造。不僅如此,由於Muharram月第一天是伊斯蘭曆的新年,遜尼派在這天會彼此傳送新年賀詞,但是對於什葉派而言,這天卻是正式進入哀悼期的日子,他們開始改穿全黑服飾。我曾在之前的網誌 (以巴衝突的平行宇宙) 提到,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史觀各說各話猶如平行宇宙,但其實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歷史記憶,也像是平行宇宙。
至於阿爾巴因的由來,則是侯賽因以及其親信遇害後,相傳第一位到侯賽因墳前悼念的信士是在他們殉難後第四十天抵達的,因此這個日子稱為阿爾巴因 ( Arba’in) ,阿拉伯文第四十之意。之後什葉派開始在這個日子步行到什葉派聖城卡爾巴拉的侯賽因陵寢悼念朝聖。這個習俗在不同時代都曾遭當權者禁止過,在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海珊倒台之後,什葉派的阿爾巴因朝聖開始復甦。如今,阿爾巴因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聚集之一,侯賽因的陵寢也是極為金碧輝煌的清真寺,這幾年朝聖人數動輒達兩千萬人以上!據報今年約兩千兩百到兩千五百萬人參與阿爾巴因,可以想像將近全台灣人數的人口聚集在一起嗎?
誠然,如今阿舒拉以及阿爾巴因已成為什葉派的軟實力,不僅是在宗教、文化上,也體現在觀光、地緣政治等層面,阿舒拉敘事的感染力成了什葉派動員號召的最佳利器。或許是因為今年加薩人民遭遇圍城、饑荒的現狀令穆斯林想起了卡爾巴拉戰役、阿舒拉,也或許是因為目前對抗以色列政府的是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國家或政權 (僅哈瑪斯屬遜尼派),使得什葉派的敘事在穆斯林當中得到較多的話語權。許多遜尼派對並不清楚這段歷史,對雅季德一世也不像什葉派那般深痛惡絕,現在遜尼派的教法師需要在網上視頻表態說明。有些遜尼派看了視頻之後留言表示對這段黑歷史感到悲痛,不過也有什葉派說遜尼派教法師還是太輕描淡寫,沒有詳盡敘述雅季德一世、其黨羽與倭馬亞王朝的邪惡敗壞與殘暴。
伊斯蘭宗教文化學者Babak Rahimi說:「在許多方面,什葉派可說是一個以記憶為核心的社群。」正是阿舒拉的回憶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塑造了什葉派的神學和身份認同。他們相信侯賽因的殉難是不公義的極致,但因著他的犧牲保存了純正的伊斯蘭信仰。什葉派在穆斯林的烏瑪 (Ummah,阿拉伯文有共同體之意) 雖然是少數群體,約佔穆斯林總數的10~13%,並且過去常遭受迫害,然而他們迥然不同於遜尼派的集體記憶、史觀與神學,使得他們無法被歷史所抹去,不斷地影響伊斯蘭的歷史乃至現今的地緣政治,或好或壞,都扮演著關鍵少數的角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