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uel Musallam神父 (相片取自Gettyimages)
許多信服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文明的衝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說詞的人,往往順著這樣的本質論理解,將基督徒和穆斯林視為衝突、無法相合的兩個群體,尤其就今日西方和中東或伊斯蘭世界的衝突來看,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說服力。而基督徒(尤以福音派為甚)多數對此說買單,又有一種類似將前說屬靈化的認知,認為兩者本為勢不兩立。尤有甚者,將雙方的「衝突」操作成基督徒–猶太人的「上主」與伊斯蘭的「阿拉」之間的較量,並將後者描述為「可疑的超自然存在」(dubious supernatural being)。對於許多福音派(尤其是基督教錫安主義者)而言,這是地上可見西方與中東敵對情況背後的神聖衝突、「屬靈爭戰」,尤其將伊斯蘭和「阿拉」描述為一股向猶太人和基督徒發起戰爭的邪惡屬靈勢力。
這些基督徒往往還強調基督徒–猶太人的同盟關係(其實往往是單向的一廂情願),而與阿拉伯人或穆斯林對立起來,並且常錯誤地將以巴衝突描述為千年之爭,主張這衝突是本質性的。但在歷史上,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或長期的衝突,阿拉伯穆斯林奪取聖地時,開戰對象也不是猶太人,甚至可說兩族大致和平共處了幾個世紀,猶太人過去也曾散落在中東各地。雙方的衝突實則肇始於二十世紀初錫安主義者鼓動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
如前篇所言,不少基督徒沒有意識到巴勒斯坦有基督徒。若然有此意識,則往往將前述那種理解套用在巴勒斯坦的基穆關係上,斷言巴勒斯坦基督徒遭受穆斯林的迫害,他們若非先驗地驟下定論,就是繪聲繪影或引述某些片面、偏頗的所謂證據。學者Mark Daniel Calder指出,當地基穆關係常被描繪為少數群體被迫害,要不就是描繪為和諧、團結。他認為雙方比鄰而居,關係從暴力相向、對立到策略性結盟、真誠相待皆有之,難以一概而論。真正為基督徒帶來困擾的不是偶爾出現的兇殺暴力(如2007年加薩福音派牧師Rami Ayyad遭不明武裝份子謀殺),而是對基督徒自由的日常限制,以色列在西岸的佔領和檢查哨就是顯著的例子;在加薩,巴人定期遭受以色列的空襲和低階巴勒斯坦派系持續不斷的攻擊,不過掌政加薩的哈馬斯(Hamas)一直試圖抑制當地的武裝份子對手,以獲得包括基督徒在內的政治支持。他引用一些基督徒報導者的看法指出,雖然穆斯林和基督徒在以色列的封鎖和周期性戰爭同受苦難,但基督徒還要承受周邊伊斯蘭化的無形壓力。然而他提到也有基督徒投書《國土報》表示巴勒斯坦人和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比以色列政府善待基督徒,基督徒在西岸比在以色列更能於公共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前東耶路撒冷浸信會牧師阿瓦德(Alex Awad)則指出,巴勒斯坦基督徒並沒有被穆斯林迫害,並認為雙方關係大致和諧。他又指出,不僅是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甚至連哈馬斯也沒有迫害基督徒,且領導人正在調整對基督徒的態度,使基督徒感到安全。他反指許多關於穆斯林迫害基督徒的報導均來自以色列外交部有關的辦事處,以色列惡意在巴勒斯坦社群煽動分裂。或許他所說的有其主觀成分,不過以色列的大外宣確實讓很多基督徒沒有戒心,這是出於盲目認定基督徒–猶太人的連續性和同盟關係。關於哈馬斯如何對待基督徒,也有一些中東背景的網路媒體報導哈馬斯曾派代表團去拜訪當地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教會領袖還指出哈馬斯對加薩教會不但沒有迫害、歧視,還頗為尊重。當然,教會領袖的發言雖有主觀或未能反映信徒生活實況之處,也可能為了維持宗教之間和諧而專注在光明面,但也可能比信徒宏觀。無論如何,這些聲音與北美福音派基督徒和基督教錫安主義者對基督徒在巴勒斯坦的想像大異其趣,也突顯出他們對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在地觀點頗為陌生。
基本上,巴勒斯坦基督徒和穆斯林的關係因為以色列的佔領以及施加的種種限制、歧視甚至濫捕、濫殺而更為緊密,雙方領袖不時就以色列導致的前述問題一起表態。例如2021年以色列軍警衝擊阿克薩清真寺,引發穆斯林眾怒時,Manuel Musallam神父就號召基督徒一起挺身而出保護阿克薩清真寺,他指出聖地上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是一體的,擁有同樣命運、共享同一文明。他受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任用,還曾在其外交辦公室的位居要津,並致力促進當地的穆斯林內部以及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關係。而且,他與哈馬斯也有所接觸。
此外,希臘正教大主教Atallah Hanna是另一位與穆斯林密切往來的基督徒領袖,也不時與穆斯林一起上街抗爭。他呼籲道,所有巴勒斯坦人本為一家—無論是基督徒或穆斯林,應當共同反抗以色列的佔領。他還表示阿拉伯基督徒和穆斯林一樣,使用Allahu Akbar(真主至大)、Inshallah(願主旨意成就)等詞語,因為他們共享阿拉伯語言和文化。這兩位領袖的言論頗大比例奠基在泛阿拉伯主義(Pan-Arabism)和巴勒斯坦民族主義之上,這也顯示基督教在阿拉伯與巴勒斯坦文化、歷史脈絡扎根已久,基督徒也一直被視為巴勒斯坦的一份子。有些局外人以為巴勒斯坦基督徒與穆斯林的結盟不過是因有共同敵人以色列而勉強為之,這是完全忽略雙方長時間大致和平共處實際狀況以及基督教的本地性。許多人不知道,在英國開始託管巴勒斯坦的第二年,當地基督徒和穆斯林菁英就曾組成同盟,反抗錫安主義。這並非急就章的結盟,更多是建立在雙方長久以來的相知和互信,以及身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下一次筆者將稍微介紹這段歷史。

Atallah Hanna大主教 (Gettyimages. Credit: Hazem Bader)
參考文獻:
Awad, Alex. “Straining Out a Gnat but Swallowing a Camel,” last modified July 28, 2021, http://www.comeandsee.com/view.php?sid=1379
Calder, Mark Daniel. “Palestinian Christians: Situating Selves in a Dislocated Present,”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Minorities in the Middle East, ed. Paul S. Rowe. London: Routledge, 2018, 100-114.
Spector, Stephen. Evangelicals and Israel: The Story of American Christian Zio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發佈留言